2020年6月4日,“伟德bv国际体育-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未来食品云端系列论坛”第二期期会议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在首期论坛的基础上,本期论坛的筹备总结了前期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优化了流程,成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700多名专家、学者和同行等的积极参与。本次会议仍然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围绕“食品3D打印”这一国际前沿性话题展开研讨。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主要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Maarten Schutyser教授、Martijn Noort研究员以及浙江大学贺永教授和伟德bv国际体育张慜教授。此外,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了国际食品科学领域专家、来自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Tiny van Boekel教授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首先,针对食品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来自伟德bv国际体育的张慜教授为听众做了题为“食品3D打印:中国的研究进展和挑战”的精彩报告。张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食品3D打印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基于3D打印技术生产的食品主要包括个性化设计的食品、新型休闲糖果以及具有特殊需求的食品等。挤压成型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方式,在食品3D打印方面具有很高的适用面。然而,目前食品的3D打印技术也面临着难题,主要表现在产品成型和稳定性差、高精度打印和高效打印方面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张教授在最后指出,未来可以利用食品3D打印与其它新型技术相结合、升级改造3D打印技术、3D打印产品品质智能调控研发等方式来克服这些难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来自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Maarten Schutyser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食品的3D打印:从科学到创新的食品打印”的精彩报告。Schutyser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目前主要关注三个核心领域-食品科学与食品制造,良好生存环境,健康生活。报告指出食品3D打印打破了传统食品生产的模式,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增强食品的营养及附加值。在食品3D打印中,挤压技术是当前普遍使用的制备手段,其中食品的流变特性对3D打印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其相互关联性的探索可以为3D打印更好的应用提供指南。
接下来,来自浙江大学的贺永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关于“3D打印与未来食品:从营养定制到牛排打印”的主题报告。从营养定制到牛排打印”的主题报告。在报告开始,贺永教授以“土豆的逆过程”这一实例,生动形象地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是食品3D打印,并指出食品3D打印的主要特性是将原料逐步叠加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通常涉及到液体到固体的物理化学变化。此外报告中贺永教授对食品3D打印技术的拓展应用展开了头脑风暴,展示了实验室开展的大量3D打印应用案例,如巧克力打印工艺,蛋糕定制,节日礼品及logo的特性化设计,并对未来ATM自助食品打印、厨房3D打印、分子料理的自动化加工进行了美好的畅想,为大家分享一场浪漫的“食品盛宴”。最后,贺永教授就课题组开展的牛肉与牛排的3D打印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利用体外培养细胞制备牛肉需要生成较好的肌肉化组织结构,而3D打印可以将生物墨水如细胞、生长因子或其他原材料进行凝胶化处理,使细胞彼此生长在一起产生组织感。实验室在大尺寸组织体外构建中,成功通过3D打印实现了血管结构的制备,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
最后,来自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Martijn Noort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关于“3D打印谷物食品—实现个性化营养”的主题报告。Noort研究员指出,食品的质地是可以根据设计而改变的,食品3D打印技术为创造具有个性化结构、质地和成分的新型食品提供了可行性。首先是可以在不同尺度条件下通过控制传统食品的结构和组成来设计食品的机械特性;其次是可以创造食品新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创造食品非均质的结构,设计断裂特性和模拟感官特性等。最终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具有特殊营养组成、质构、口感和结构的个性化营养食品的定制。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会场提问区反响热烈,新问题与新思路不断涌出。与会者通过与几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讨论,认识到3D打印食品作为未来一种新型的食品生产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并且随着该技术的在未来的普及和潜在的商业化应用,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
“伟德bv国际体育-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未来食品在线系列论坛”是由伟德bv国际体育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针对全球未来食品发展的在线国际系列研讨会,会议共分为六期举行。本次会议是系列论坛的第二场,是由伟德bv国际体育和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计划通过系列论坛的举办,能够为国际食品科学工作者提供交流、拓展科研合作的良好平台,并促进食品学科未来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Tiny van Boekel教授主持会议
嘉宾报告
会议直播间
直播现场